什么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原则?
1、个别化认为人类都有权利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案主需要被当作一个人看待。每个人的遭遇不同,不能凡事只有一种解决的办法。依据每一个案主不同的问题,需求及目标,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协助案主做最好的适应。
2、有目的的情感表达社会工作者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期内心感受的需要,尤其是消极性的感受社会工作者应该做有目的倾听,而不加以阻止或责难。避免情感转移作用或情感反转移作用。(1)情感转移:指案主将被压抑的情绪投射到专业人员身上。(2)情感反转移:指专业人员将自我的心理需求投射到案主身上,而把他当作那特定的人看待。
3、适度的情感介入对于案主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或感受,能够敏感的加以了解,并做适当的反应。个案工作关系必须冷静,一方面保持理智客观,要投入与案主建立的关系中,对受助者有所担当,也有感情投入和流露,使对方感受到温暖与支持。目的是在建立“专业关系”,而非建立“友谊关系”。
4、接纳社会工作者真心诚意对待案主的一种行为,包括接纳案主的优点和缺点,适当和不适当的特质,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建设性或破坏性的态度和行为。接纳与接受不同使案主觉得人格受到尊重,能够自我接纳,再经一番自我搜索与审查之后,可以从新培养信心去处理自己问题。
5、非评判态度。社会工作者主动对于案主提供服务,基于案主的需要,而不是依据案主是否”值得]服务。应暂时放下自己放在案主的处境,投入其内心世界,并从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设身处地去体会和谅解案主的主观感受。
6、案主自决。承认案主对于处理其本身的问题,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和需要。激励及协助案主适当地运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达成自我决定,并赠强其社会功能。必须让案主操纵自己的命运,不断成长和改进。不应替案主解决问题,而是协助“认清问题”,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协助案主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承担后果。案主的自我决定权并非毫无限制。
延伸阅读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必背?
1、《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2、《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许莉娅《个案工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6、刘梦《小组工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7、徐永祥《社区工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王思斌《社会行政》(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级社工实务答题思路?
(一)方案设计题分析
1、命题方式:
方案设计题的命题方式是:根据题目要求,考生设计出环节完整、严密、可行性强的服务方案
何谓“环节完整、严密、可行性强?”就考试而言,就是“结构完整,内容丰满。”所谓“结构完整”,主要是指那些需要考生“死记硬背”的社会工作的理念、理论、方法、技巧等要点,以及答案排序本身内在的逻辑关系。所谓“内容丰满”主要是指预估出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是否“预估准确”。
从实际的考试情况来看,每年的试卷中,需要考生“死记硬背”的考点大概在10%-20%,更多的则是对服务对象问题和需要的预估能力的考查。没有对服务对象问题和需要的准预估,一切服务方案都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
2、命题趋势:
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针对个人或家庭的服务方案:个案工作
–针对小部分人群的服务方案:小组工作
–针对大部分人群的服务方案:社区工作
3、答题技巧:
–设计模板:根据个案、小组、社区三大工作方法,分别设计答题框架,做好模板,将其套用在相应的答案之中
–两大板块:答题时分两块内容阐述
一是问题的陈诉与分析,即讨论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与需要
二是具体的方案设计部分,这是整个题目的答题重点
–三种模式:
(1)个案服务方案:可按照通用过程模式分为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六个部分
(2)小组服务方案:相对而言是三种类型中最具有难度的、最复杂的,也是写作任务最繁重的。可围绕小组名称、小组性质、小组成员、小组目标、小组招募、小组纲要、小组执行、小组评估八个部分进行阐述,其中要特别注意小组纲要的内在逻辑性。
(3)社区服务方案: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可围绕方案目标、方案实施策略、方案执行、方案评估四个部分阐述。
论述社会工作实务中直接介入的策略有哪些?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的策略。
每个人身边都充满资源。由于不懂或者是不了解可以使用的资源,使服务对象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从两方面采取介入策略进行。
一是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以达到改变的目标。
二是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现有的外部资源,目的是将服务对象系统与资源系统连接起来以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进行危机介入的策略。
危机介入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其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
帮助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其社会功能。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策略时,要考虑介入目标是否与活动相符;活动是否符合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殊需要;资源和设备是否与活动相配合。
4、调解行动的策略。
调解行动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中的系统一起找到利益共同点,从而带来改变的介人策略。
调解的重点是通过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的互动,消除冲突,满足共同需要。
进行调解介入时,社会工作者要做到:
一是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二是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三是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
5、运用影响力的策略。
为有效帮助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有意识地运用诱导、劝导、利用关系、利用环境等各种能够影响服务对象改变的力量。扩展资料社会工作的特点:
1、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
以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为出发点,是利他的而非出于利己的,虽然通过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也会得到社会所认可的报酬;
2、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活动。
现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要提供有效的服务,就必须掌握多种科学知识;
3、科学的助人方法。
作为现代社会的职业助人活动,需要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4、是助人服务活动。
出发点或目标是帮助对方,帮人之所需,而不是管理和控制对方。
437社会工作实务是什么意思?
437社会工作实务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工作理念和服务原则在实际运作中的运用程度。
《社会工作实务》考什么?
这个考试确实要背的很多,几乎所有知识点都是偏背诵的内容。如果你不习惯死记硬背,建议你可以多做做题。实际上题目很大部分是考案例中对理论的实际运用,多做些知识点就熟了。
其实我觉得也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去背教材,做到熟悉基本上就可以过了。
我也整理了下一些重点之类的,你可以参考下。
社会工作实务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考点精讲,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
第二部分为模拟题库,该部分的章节设置与第一部分相同。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指对人们的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的评估和检测。人能够同时对知识网络,语言表达,身体协调自由灵活操控的能力。所谓综合能力,指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以上五种能力形成的综合能力。
社会工作实务指实际事务;要务。 宋 秦观 《财用策上》:“ 晋人尚清谈而废实务。” 明 张居正 《答蓟镇总督方金湖书》:“夷酋既已悔罪乞哀,宜开其自新之路,公处之极当机宜。又因而稽覈抚赏一事,尤为边政实务。”《新华月报》1962年第3期:“他比较崇尚俭约,注重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