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弟子规》《二十四孝故事》《千家诗》《论语》《道德经》
经典一 《弟子规》 ――精读精解,学以致用。
该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分五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的守则规范。该书被认为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国学堂通过解读、引导背诵及实践指导等方式让少儿无形中将圣贤言行贯穿于日常生活。
经典二 《二十四孝故事》 ――故事教学,寓学于乐。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本经典的选讲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孝敬长辈的故事,让少儿形成孝亲的价值观,改变身心。
经典三 《千家诗》 ――诗词熏陶,出口成章。
《千家诗》用以陶冶少儿性情的诗歌读本,旨在用咏歌古诗“以养其性情”。共选诗 200余首,大部分语言流畅,词句浅近,易读易记,包括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等名诗。通过经典古诗的讲读让少儿的文学修养得到提升,语文成绩无形提高。
经典四 《论 语》 ――名句选讲,奠定基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熟知的很多名言都来自《论语》。本书影响了全亚洲及更广范围,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被人们视为至理。本经典的学习使少儿对我国基本价值观念的仁、义、礼、智、信等有一定理解,摄取经典智慧,奠定国学基石。
经典五 《道德经》 ――玄妙哲理,提高悟性。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对我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发生了深刻影响。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奥秘,此书是世界上除《圣经》外发行版本最多的著作。学堂选讲其中一些体现做人智慧和事物哲理的名句提高少儿悟性。
其他经典 《大学》、《易经》等 ――简单了解,博学多闻。
通过对其他经典的介绍和一些经典语句的简单讲解,让少儿接触更多的经典,为其以后的国学学习提供参考。同时增加其知识量,以达到博学多闻的目的。经典的介绍涉及:《大学》、《中庸》、《易经》、《心经》等。
延伸阅读
少儿国学培训内容包括哪些
童学管、孟母学堂、孔子学院、弘毅国学、孔子礼仪文化学校、学而思、山木培训、新东方、巨人教育、小夫子国学等。儿童学国学,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期间孩童的德慧智全面的教育,能够培养和提升孩子的道德品格,培养他们的感恩心、博爱心、忠孝心、宽容心、自省心,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上善的道德能量启迪孩子先天的慧性,使孩子在接收圣贤文化的同步,可以拥有智慧的头脑,上善的品格。根据孩子岁数大小以及领悟能力及兴趣程度等不同情况,国学的学习大体可以经过三个时期:
1、0-2岁宝宝学国学:可以放读经音频最好是读诵给宝宝听。
2、3-7岁宝宝学国学:可以领宝宝读,每读一字,应让宝宝的手指指着所念的字,不认识不要紧,能背多少是多少。最好找一个国学幼儿园,或者国学的学校,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中感受国学韵味。
3、7-13岁宝宝学国学:读熟,背熟。开始对国学知识有所了解,这个阶段要给宝宝找给好点的学校或者老师,让孩子接受正规的国学教育。
儿童启蒙国学名著
有以下名著
1、《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2、《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3、《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
4、《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5、《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
适合小朋友的国学课程有哪些
中文经典:经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老子庄子选》、《易经》、《诗经》选;蒙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朱子治家格言》等;◆英文经典:《仲夏夜之梦》,为孩子播下英文经典的种子,塑造打开世界文化的钥匙。◆美术经典:《中国十大名画家》《世界十大名画家》《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的画册,以此熏染孩子对艺术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渐入自我创作和表达之佳境。诵读经典:
①蒙学班——《孝经》《千字文》《弟子规》;
②养正班——从《国学启蒙》和《国学大要》两书中,选取相应的国学经典(段小适合诵读的内容为主,如朱子治家格言、心经、程子四箴等;
③精进班——《道德经》。(班次不同,内容有所不同及有不同的组合,长短交错,理性和感性兼顾)
少儿国学传统文化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接收国学教育
家长可以让孩子读一些三字经、论语,感受汉语文学的氛围。但是国学的形式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诵读。
一、以国学经典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要具有选择地吸收。要分清糟粕与精华,国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有鉴别地吸收,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国学教育。
二、让孩子在特定场景中理解国学,我们不应让孩子单调的学习国学,重要的是要让国学规范孩子言行,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孩子原本答应父母的事,结果又反悔。这时候父母可以用《论语》中“言必信,行必果”来教育孩子,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国学学习很枯燥,可是学外语、学舞蹈也很枯燥,为什么孩子照样也能学下去,那就要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起到一个榜样作用。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配合了,这时家长们也要给孩子鼓励。
儿童国学经典必读
1.《四书》
《四书》不是?本书,是《?学》《中庸》《论语》《孟?》四本书的合称,是国学的核?,要学好国学,熟读《四书》是基本功。《?学》是相对于《?学》来说,是古时读书??门必读经典;《中庸》是国学的?法;《论语》是两千年来国?思想的总源泉,《孟?》在宋朝后与《论语》并驾齐驱。
2.《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部诗歌总集。孔?说:“诗三百篇,??以蔽之,思?邪”。《诗经》讲述的全是纯洁的思想、?尚的?为。在艺术形式上,《诗经》还略显粗糙,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却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神最好的诗歌,其后的宋词,虽然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巅峰,但这??却远不如《诗经》。
3.《曾?正公全集》
曾国藩号称?功、?德、??三不朽,集中体现的就在这本全集中,特别是曾国藩家书,是最重要的资料。市?上很多关于解读曾国藩的书,对他的成功进?了很多分析,鱼龙混杂,不可以全信。曾国藩家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给祖?母、?母兄弟、同僚等?的信件,有些是国家?事,更多的是家庭经营、嘘寒问暖、待?接物、为学作?的事,有的还是鸡?蒜?的?事,曾国藩作为朝廷?员,更是?代儒学?师,他处理这些事的态度、?法,是活??的国学教材,很多可以给我们启发。
4.《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朝道?洪应明收集编著的?部论述修养、??、处世、出世的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正?诚意、修?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量。这本书集儒释道思想为?体,通过简易的诗句和警世的喻?表达出来。读来使??旷神怡,?感慨万千,想必是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深刻体会。所以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5.《五种遗规》
这本书是清朝名相陈宏谋所编辑,是清朝时期社会教育的教材。编者感慨于世上多有弊端,在业余时间,采录前?在养性、修?、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的论述和事迹,分门别类为《养正遗规》(教育?童)、《教?遗规》(教育?童)、《训俗遗规》(移风易俗、处理乡亲邻??盾纠纷之类)、《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这本书?收录了不少著名篇章,?如《朱?治家》、《?相编》等,是遵循儒家思想的很好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