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曹丕?
优质回答: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终于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的帮助下,成为曹操的接班人。建安二十四年(219),他驻守曹魏大本营邺城,并在此迅速平定意图掀起叛乱的逆臣。在邺城期间,曹丕还积极开展文学活动,成为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领袖,为建安文学的发展留下了不轻的一笔。
延康元年(220)正月,曹丕从邺城动身前往洛阳,随后他继承了父亲的丞相和魏王之位。建安二十五年也就随之成为了延康元年。掌权后,曹丕将学识转变为实际,将他从东汉末年历史中学到的道理用在了当时的政坛。他通过笼络和扶植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势力,同时打击异己,迅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延康元年(220)十二月十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但曹丕聪明地选择了推辞。直到辛未,曹丕才”不情不愿”地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
黄初元年(220),曹丕开始了他短暂的七年为帝生涯。他继承了父亲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也继承了圣人仁政的理念。恩威并施可谓是他的常用手法,异己和宦官则是重点打击对象。
为了实现父亲的夙愿,曹丕采取了积极的军事策略。他曾两次兴师伐吴。还充分利用吴蜀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当得知刘备率军东下,与孙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时,曹丕敏锐地察觉到刘备的失误,认为刘备犯了兵家大忌,必定速亡。结果过了七天,孙权击破刘备的文书就送到了曹植手中。
不过在蜀汉败亡以后,孙权就动起了小心思。原本商议好的派孙权长子孙登到魏做人为质的事被孙权一拖再拖。几个月后,孙权干脆撕破脸,对魏兵戎相向。对此,曹丕分为恼怒,决意征讨孙权。他颁布了《伐吴诏》鼓励将士们,说:”南征进军,以围江陵,多获舟船。斩首执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这个”及居帝位,益尚谦和”的帝王,在被惹怒之后展现出他的勇猛一面。曹丕从许昌向南进军,手下曹真、曹休等迅速取胜。孙盛、吕范、诸葛瑾等败落,江陵几乎全部落入曹丕手中。
而此时孙权还打算依据长江天险,以死抗争。但吴军或溃或败,胜利果实已经到了曹丕手中,只需他收拢手心。然而世事难料,曹丕却在此时身染恶疾,曹魏不得不退兵。
十一月辛未,河西也被曹丕平定。不久,胡人被打败的消息也传来。曹丕大喜,意气风发地说:”我在帷幕之内指挥,诸将在万里之外奋勇作战,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没有如此之多的。”
曹丕采取的众多军事措施,即是为了实现自己和父亲的愿望,也是为了国家拥有更稳定的发展环境。虽然两次伐吴都未取得彻底的成功,但心怀统一天下的愿望,曹丕更加注重富国强兵。这对曹魏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
黄初五年(224)四月,曹丕设立太学,制定五经课试之法,设置春秋谷梁博士,在国内推行儒家文化。黄初六年(225)二月,他派遣使者去探查民间疾苦,救济贫困百姓。对外果断,对内,曹丕却也算得上十分体贴。
黄初六年(225)十月,曹丕行幸广陵(属今江苏扬州)故城,视察当地驻军,直到大雪封河才返回。期间,他经过雍丘(今河南杞县),与自己那个更讨后世人喜爱的弟弟曹植见了面,将曹植的封邑增加了五百户。十二月,曹丕一行从谯经过梁,他又派遣使者用太牢礼祭祀东汉太尉、曹操忘年之交乔玄。
黄初七年(226)正月,曹丕回到洛阳。到了五月,他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临终前,曹丕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托孤大臣,让他们共同辅佐曹叡。同月十七日,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
诸葛亮曾道:”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王勃曾评价:”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曹丕篡汉自立,固然有道义上的不正当性。但纵观其执政七年,他力求统一,大力建设中国北方,恢复了生产力,重新沟通了西域与内地,且其在文学上造诣颇高,不失为一明君。
其他网友回答
乱世出英雄。
东汉末年,曹操就在这种大背景下,横空出世,几经波折,终于入主中原,版图和人口基数摆在那,只需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便能南下统一全国。
可惜,第一次南下赤壁失败,曹操只好把宏图大业交给自己的后代。
于是,曹丕粉墨登场。
其实,曹丕本不应该是曹操的继承人。因为曹操最开始内定的,是长子曹昂。
曹昂性情谦和有勇有谋,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
当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自知不敌,干脆投降。
不战而屈人之兵!
曹操大喜,连摆庆功宴,只是在这过程中,曹操的老毛病又犯了,竟然把张绣的嫂子……
张绣大怒,出兵夜袭,曹昂救父心切,甘愿断后,以致战死。
曹昂死后,曹操仍然没想过把位子传给曹丕。
毕竟曹操还有个世人皆知的神童儿子——曹冲。曹冲五六岁时,智力已经‘有若成人’,不然怎能称出孙权送来的大象有多重?
而令人惋惜的是,曹冲十三岁得了重病,不治身亡。曹冲一死,曹操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曹丕后来也承认,如果曹冲在,天下就没得他什么事了!
其实,曹丕的爱好跟曹操很像。
他的妻子甄宓,原本就是袁绍的儿媳妇。曹操攻破邺城后,曹丕抢先一步。
后来曹操找寻到此,听闻肇事者是儿子,只好一笑置之。
如果是其他将领,估摸着曹操并不介意。
曹操一生戎马,据史可查的15位妻妾中,至少有11位是抢来的,而没有名分的,在铜雀台里,比比皆是。
曹操临死前,倒是给足了她们盘缠,让她们自谋生路。
但曹丕既然继承了曹操的优良基因,曹操的嘱咐,也就阳奉阴违了!
据传,曹丕照单全收。
之后,曹丕将妻子甄宓,抛到九霄云外,所以身体很快吃不消,病怏怏的好不可怜。
其母卞太后前来探望,谁知服侍在儿子身边,全都眼熟,甚至有不少还能叫出名字。
卞太后认为此事有违伦常,诅咒曹丕:“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
后来曹丕纵欲而死,卞太后没去送葬,除了不想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外,应该也有这个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我虽然不是专家,但我个人很不喜欢曹丕。在曹操的几个儿子当中,虽然曹丕论文韬武略治国才能是最高的,又是建安七子的领军人物,但是曹丕作为一个帝王,虽然能巩固曹魏的政权,但是性格太阴沉,心胸太狭窄。古代认为气节操守是做人的标准,直至今天的中国“道德”依旧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我这里分别先从性格上来谈谈曹丕这个人。
我为什么讲曹丕性格阴沉狭隘,曹丕在位短短六年期间,逼死无数名臣,比他爸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
逼死老将于禁,于禁是曹魏五子之首,官居前将军,功勋无数,虽然后期兵败投降,但于禁再不挤也是曹魏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年征战沙场,连曹操都称他堪比古代名将,敬重万分,但作为一个晚辈,为何要羞辱老臣,这点容人的心都没有吗?
逼死魏国名士杨俊,就因为杨俊直言不懂政治,曹操询问杨俊曹丕和曹植的优缺点时,杨俊称曹丕和曹植都各有所长,不相伯仲,但钦佩曹植诗文并称赞。从此曹丕遍怨恨杨俊,人家讲的是实话,曹丕诗文是不如曹植。后来曹丕称帝后,找借口要弄死杨俊,杨俊知道后说:“吾知罪矣。”于是自杀。
间接折磨夏侯尚,夏侯尚与曹丕关系密切,又是皇亲国戚,又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在生活中特别疼爱一个爱妾,夏侯尚正妻曹氏向曹丕诉苦,于是曹丕派人绞杀了这个爱妾。夏侯尚因悲生疾,精神恍惚,有次去墓地上坟。曹丕听后怒斥“杜袭(魏国将军)看不起你,是有道理的。”,后夏侯尚郁郁而终。作为君子不夺人所爱,又不念亲情刺激夏侯尚。
七步逼迫曹植,曹植是曹丕之弟,自古帝王无亲情,曹植和曹丕争夺帝位,被曹丕折腾其实可以理解,但是曹操临终前要求曹丕“要爱护兄弟,在家为长兄”,曹丕就这样抛之脑后了吗?
贬曹洪,如果说折磨曹植是作为地位情非得已,那曹洪呢?曹洪是曹操的族弟,是曹丕的叔叔,救过曹操好几次,可以讲是曹操家的救命恩人,就因为不借给曹丕钱,曹丕耿耿于怀,称帝后,要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将其免死,贬为庶民,真是心胸狭窄到了极点。
还有神秘暴亡曹彰,《世说新语》虽然为民间杜撰,但无风不起浪,并且曹樟乃练武之人,怎么进了趟洛阳就死了呢?我可以怀疑是曹丕所为。
赐死甄姬,“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对于这样的德才双全美女,有必要这样丧心病狂的赐死吗?太随意了吧?如果不讲谁个,这简直就是昏君所为。
曹丕年轻的时候还逼死了张绣,张绣在投降曹操前也是一方诸侯,投降后也是有尊严的,曹丕天天围着他讲“你杀了我的兄长,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逼的张绣心不自安,后自杀。
这有记载的有那么多,没有记载的估计数不胜数。
其中还有一件事,最让人唾弃,曹操死后,曹丕将曹操的妃嫔全部召来,供自己玩乐,母卞太后知道后气愤地说:“你这样做,死了连狗鼠都不吃你!”
可见曹丕是多么的不道德,侧面也看出了这个时期的魏晋风骨之盛。
在位期间,文教上成就最大,重视教育,估计开办学校,曹丕本人诗歌也比较优秀,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较大贡献,尤其曹丕的《典论》堪称神作。由于执政时间太短,军事战略上毫无功勋,两次攻打东吴,均是败绩。治国上倒是有所成就,发明了“九品中正制”,并且加快的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但较于曹操时期,并没有多大进步,辜负的曹操的毕生征战,最后结果还为他人做了嫁衣。
总结来看,曹丕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但治国军师上没有成绩,品德上最为差劲。
古人说:有德无才可做朋友.有才无德可来利用,德才兼备可为我师。人有两条腿,德才兼备为最好,有德无才为废品,有才无德则为祸害。
其他网友回答
文武全才,远胜刘禅、孙权。
其他网友回答
曹丕,继承了曹操的政治头脑,但没有曹操的冷酷无情,知人善用,挺适合做个帝王的!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评价曹丕?.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