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句格律诗中之颔联与颈联四句对仗的标准是什么?
优质回答
律诗,必须用对仗。而且对仗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一般是第三、四句(即颔联)和第五,六句(即颈联)相对仗。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莫道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中间两联,即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对仗,符合律诗规则。
律诗的对仗,除对仗的位置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格律规定。一,对仗的句子要合乎平仄格式。二,要尽量用工对。三,相对的字词不能相同,即避免重字。另外有一种讲究,是避合掌。什么是合掌呢?看看下面的一首五律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徐玑,春日游园池
这首诗,中间两联对仗,不仅相对的两句句子组成情况相同,而且俩句的句子组成情况完全一样。颔联中,”山城”对”古渡”,”曲渚”对”修林”,是名词性词组相对,”依”对”入”是动词相对。
颈联的对仗,也是两对名词性词组相对,象人的两个手掌相同一样。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情况没有区别,这就是合掌。合掌,是对仗的大忌。诗人们都想法避开。
颌颈两联各自除按格律和同韵部对仗,要忌合掌。所谓”合掌”就是词义相仿,乃作诗之大忌。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等等。兴隆与茂盛,英雄与豪杰义同。
什么是七律?
优质回答
网络甚浮躁,
唯有读书高。
古作今人哺,
深耕心越涛。
谢邀!
什么是七律?
答:(1),首先要有固定的字数和句数。
七律是格律诗的一种,每首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一共五十六个字;
(2),要求必须押韵。
古人写律诗多依照韵书押韵,即:平水韵或诗韵,用的是《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书。诗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平声三十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由于古代同韵的字,发展到现代普及普通话时代,有些已不是同韵的字了,因此,今天又开始推广《中华新韵》。这也是与时俱进吧!
(3),必须讲究平仄。
古人写诗,分平、上、去、入四声,而普通话里古入声字已经分别归到今天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去了。其基本格式有四种,即:平仄脚、仄平脚、仄仄脚、平平脚。
(4),要求必须对仗。
一首七律共八句,分为首联、颌联、颈联、尾联,其中颌联和颈联严格要求必须对仗。可是,由于形式服务于内容,过分地追求工整,会束缚思想,损害意境,因此,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如果是写七绝、五绝,要求一般首联必须对仗。在唐代以前,古人写的不拘平仄的诗叫古风和古绝。
(5),粘、对和“一、三、五不论”。
粘是连的意思,对是指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对立。而每句诗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可以不拘平仄,第二、第四、第六字必须平仄分明。但是,在七律诗的四种格式中,为了避免出现孤平句,仄仄脚、仄平脚的诗句中必须注意平仄的应用要合理。
(6),注意克服合掌之弊病、注意避免撞韵和三平尾、尤其是要注意律诗之意境优美、提倡准确用典、避免一字一词几次重复出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五言律诗分为哪四联.jpg”/>